精选除夕的作文1100字汇总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夕的作文1100字7篇,欢迎大家分享。
除夕的作文1100字 篇1新的一年来了,吃团圆饭、包饺子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但是离不开的,就是放烟花爆竹了。
时间在大家的期盼中一点一点的流动,在晚上6:30,许多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烟花爆竹,和大人们一起下楼了。他们兴致勃勃地拿着那些“危险物品”,等大人一点上火,他们就开始“破坏世界”拿着那些能够把人们吓坏了的鞭炮,假装很好心地跟一个去玩,趁他不注意,然后点燃小鞭炮,看到别人受惊吓的样子自己很得意。一个很安静很和谐的小区立即变成了一个热闹街市。
7:00了,这个时候是放爆竹的最好时机,看到天空上陆续绽放的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烟花,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和几个同学一起下了楼,也去看看他们的鞭炮世界。
楼下放烟花爆竹的都是比我们小得多的小孩子,他们真是了不起,年龄还这么小,竟敢自己去点燃那些烟花,然后仰起头,兴致勃勃地张望着。我们几个也看着天空上从一个点然后绽放出来的“火花”,听着它有节奏的“砰砰”声,也感到很兴奋。
“姐姐,我能跟你们一块玩吗?”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朋友,他一只手上拿着各种不知名的鞭炮,另一只手拿着香,眼睛大大的,闪着兴奋的光,正很期待的望着我。“行啊,不过我们可没有炮哦,我们只是来看的。”我的一个朋友回答。“没关系的,你们当我的观众吧。我来放。”他很高兴,把那一大堆东西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起一样,走下台阶,把鞭炮放在地上,然后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香凑近引火线,在那里鼓捣了一会后,立即跑上台阶,很兴奋的告诉我们:“点着了!”我们看着那个爆竹,等着看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等了几秒钟后,爆竹想起来了!它旋转起来了,一边转还一边像洒水车似的绽放着那些鲜艳的色彩,看上去美丽极了。“哈哈,好看吧?”只见那个小弟弟很得意也很神奇的看着我们。
8:30了,来放烟花爆竹的人不但没减少,反而更多了,正当我们几个人欣赏着天空及地面那五颜六色的“花”时,那个小弟弟又说:“我再放一个给你们看看,好吗?”虽说这话是问我们的,但还不等我们回答,他自己先行动了。只见他点燃了一个小型的爆竹,然后迅速地把它一扔,爆竹滚落到了地上,却不见有动静。正当那个小弟弟准备上前去看看原因时,只见爆竹突然“砰”的炸了,他一边往亭子里跑,一边穿粗气:“呼呼,吓死我了!”就在这时,爆竹又炸开了,随后,它又“劈里啪啦”的炸了三四次。
9:00了,我们见时间不早了,于是回头望望天空上连续不断的“开花”,又看看地面上各式各样的爆竹正在开放,跟小弟弟说了再见,然后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12点的钟声敲响了,这时的烟花鞭炮才是“王牌”,天空上的响声越来越响,从一般般直到吵得人睡不着觉;烟花也是越来越漂亮,从开始只是普通的“开花”,到最后甚至摆出了图案,人们看着这么多奇妙变化、绚丽多彩的烟花,心里不由得感到震撼,一个个都很向往很奇妙的抬头仰望着,嘴上赞叹着、惊讶着;地上的爆竹们也不甘落后,他们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晚会,瞧,那个像鲜花一样绽放,这个又像一个个小精灵在地上舞蹈,真是让人应接不暇。
这些奇妙的烟花爆竹,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迎接来了新的一年。除夕夜真是令我难忘啊!
除夕的作文1100字 篇2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民俗,加上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俗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
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欢同乐,初二请姑爷、姑娘回门、初三会亲家,初四会朋友,初五春节高潮结束。正月十五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人们耍龙灯、舞秧歌、踩高跷、玩狮子、昼夜尽欢。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恢复营业,春节至此结束。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民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民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 ……此处隐藏3691个字……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除夕是中国人用共同的生活理想创造出来,并以各自的努力实现的现实。
除夕的作文1100字 篇6年年除夕,今又除夕,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时间真的是过的太快了,除夕夜总是最快乐的时光。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什么样子的?)对联,挂着红(红的)灯笼,(到处是欢声,到处是笑脸,)显示出一派除夕热闹的气氛。(除了写静态方面,也可以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更全面了。什么样的`对联,什么样的灯笼,可以用一些叠词,使句子更优美。)
(伴着欢乐的除夕晚会,很快地)12点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烧(放)鞭炮了,(要从声音方面写放鞭炮的情景,还要有一个顺序。)我和爸爸妈妈也要去烧(放)鞭炮了!奶奶小心翼翼地把鞭炮交给爸爸,爸爸把鞭炮拆开放在地上,拿起打火机一点,大家捂住耳朵,(这时要有人物的语言,将你兴奋的心情写出来。)鞭炮噼里啪啦,呯,呯,呯一下子就烧完了。我欢快的拍起掌声,(你当时是怎样的?真的拍起手掌了?还是其他动作及其他语言?我觉得你拍起手掌比较假。文章不能给人一个假的感觉。要是给人假的感觉,那文章就基本上没有生命了。)跑出去看烧完的鞭炮,鞭炮纸堆里突然响一声呯,呯在我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吓了我一大跳,连忙跑进屋里,躲在一角全身都抖起来了。(不够真实。语言及动作是如何的?不能老是制造哑巴啊。你说是不是?)怎么回事?鞭炮已经烧完了呀,为什么还有响声呢?爸爸见了哈哈大笑地说:珊珊,那是还没有拍打完的鞭炮,不用害怕!(哦,原来是这样,真是虚惊一场啊。)我一听顿时轻松了。
每年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来到村里的庙拜神(这是一个病句,家家户户怎么会去拜神?应该是人去拜神啊,所以可以改成:我们这里的人都会来到村里的庙拜神)。(这里应用逗号,而不是句号。)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我们也不例外。拿香竹(烛)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拜神。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庙,这个庙是保佑家庭幸福的,只看见有很多叔叔阿姨排着队上香,因为大家都想家庭幸福,所以这个庙是最多人来上香的。我和爸爸妈妈也排着队,看着这些点燃的香竹(烛)好像天上的星星在闪烁着。每一支香代表一个愿望,大家诚心、祈求,希望愿望能够实现。(哪些人?是叔叔还是阿姨?是老人还是小孩?是男的还是女的?要写详细。这是一个场面描写,人们是怎样的?可以从年龄、衣着、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描写,要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轮到我们了,我和爸爸妈妈每人拿了一些香,点着了香竹(烛),一边拜,一边诚心祈求:祝愿我们家庭幸福、家庭和谐。再去上香。我们又到另一个庙拜神,听说这个庙是求学业的,那我当然是诚心祈求保佑我学业进步,以书有缘。当上香的时候不小心被那些香给烫到了(这是一个细节描写,要写清楚。为什么会不小心的?是不是因为想着可以保佑你求学进步,开心得不得了,所以不小心了。这些要写出来。还有你那时的语言,你父母的语言、动作及表情呢?都可以写啊。不能光制造哑巴啊。)。虽然好痛,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个庙是求学业的,会保佑我学业进步的。拜完神了,我和爸爸妈妈有说有笑地回家了。(言语的内容可以写一些,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体。)
我们回到家了,已经是凌晨2点了,我和爸爸妈妈也很累了,好好睡一觉(准备)迎接新新的一年到来。
总评:通过放鞭炮和烧香求神这两件事写除夕的欢乐,很好,很有条理性,层次分明,语言也很通顺。但是,你还是没有将我所说的让哑巴说话揉进想法写进去,这样很难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要注意真实,比如,你放鞭炮时真的拍手掌了?再多读一读,想一想,改一改,你会收获很多的。
除夕的作文1100字 篇7除夕的不同在于它是一年中最后一天,生肖更迭,人们也在这个夜晚又长上一岁。除夕夜要做的事情很多吧,比如包饺子、看电视、祭天地、祭先祖、年夜饭等等。
昨天和爱人商量,午后的菜不宜做的过多,四菜一汤足矣。一家三口人,小孩儿吃得不多,我有胃病也吃不多,爱人的饭量有限。但她还是坚持做了八个菜,说要么六个,要么八个,数字吉利。饭后小睡一会,养了养神,爱人则略微休息一下,忙起包饺子的事情。我说要芹菜馅和韭菜馅的,也是取勤和久的意思。每到重大的节日,中国人就喜欢用这些文字来表达美好的祝愿,也算传统吧。
女儿去年还对闪烁的彩灯拍手跳跃,对挂在墙上的大鱼充满新奇,让我真正体味到她的快乐从而感到这个年的意义,今年她已经对我忙碌着布置房间没什么兴趣了。她一如既往地和沙发上那群动物玩偶们为伴,教他们学习,指挥他们列队,偶尔还严厉地指着其中的狗熊或者米老鼠大加批评。那些玩偶们的确可爱,尤其是熊,如果你抱一个在怀里,对着它的眼睛看,会感到它也一样憨憨地看着你,特别可爱。难怪女儿一直爱着它们。女儿玩她自己的,我觉得轻松不少,若不是那么多拜年短信要回复,恐怕也无所事事了。
看着春晚,多少有些木然。春晚将200X年一年的大事梳理了一遍,唯有灾区的代表们上来,让我涌出泪水。苍天一度把我们的幸福无情撕碎,给我们看,地裂山崩,房倒屋塌,同胞逝去的生命,如一把利刃在心脏上划了一道深深的伤口。我们用眼泪为它消炎,却要靠它自己来愈合,但不知需要多久。享受幸福,勿忘灾难,这是对的。
年夜饭,爱人在煮饺子,女儿则急着要我带她放鞭炮。爆竹声里辞旧岁,这或许是她一个新的兴奋点。吃着饺子,想着不知道父亲今年该怎么祭天祭祖。
小时候在农村,年夜饭的时候,母亲煮着饺子,大姐总要高声问一句:生了吗?母亲则回答:生了!这一问一答,实际上是借问饺子是不是升到水面上(也就是熟了没有),来寄托对父亲升官的渴望。父亲则在院子里放上一堆麦秸或豆秸,一旁放上个小案子,上摆着一杯酒、一炷香和一盘新出锅的水饺。父亲燃火、焚纸、酹酒、叩首,我静静地看着,直到父亲叫我也叩几个头,便点燃爆竹。我们称之为发纸,也就是一种祭祀。发纸的习俗大概源自山东老家吧,曾祖传给祖父,祖父传给父亲,一直就是这样。传到我这一代,就住到城里,不能继承下来。200X年父亲卖掉了平房,搬到楼上,没有了院子,大概不能发纸祭祀了,就把这个习俗记在心里吧。
年夜饭的饺子馅儿里,往往包上糖球、硬币和煤块儿。吃到糖的,一年甜蜜如意,吃到硬币的就会发财。而吃到煤球的,大概就要倒霉,也有说谁吃到煤球谁就是黑心之人的。后来过年包饺子就不放这么丧气的东西了。
没有电视的年代,年夜饭后,父亲就给我们唱一段大鼓书,一边敲鼓,一边唱。我还记得他唱的隋唐演义,有几句记忆非常深刻,今天也会哼哼。后来家里的鼓坏了,父亲就改唱皮影戏了。唱完他就和人打扑克去了,直到天大亮才回来。后来我家搬到农场,父亲无事的时候也唱唱,过往的行人都驻足听上一会儿。很多年没有听到他唱起这些东西了,真有些怀念啊。我也挺怀念小时除夕夜啃着冻梨,吃着花红和冻柿子,现在谁吃啊!
我的父亲还喜欢在除夕钟声敲过后,用新扑克牌摆十二月,看看新的一年里那个月顺。他的这些习惯都影响了我,有条件继承的,就发扬光大了。没有条件的,就记在心里,写在这里。朋友们也帮忙记着,也不白帮着,每年我都会在这里给帮忙的朋友们拜年的,以此回报怎么样?
文档为doc格式